巴西球星埃尔纳内斯一番对中国男足的犀利点评,最近在足球圈里激起了不小的波澜。这位曾在尤文图斯踢球、后来加盟河北华夏幸福的中场球员,毫不客气地指出一些中国球员在拿着高薪后便自视球星,实则技术粗糙且缺乏学习意愿。他的老队友、前北京国安外援奥古斯托甚至曾直言,中国球员踢的是一种“形似足球的运动”。
其实有类似感受的外援远不止埃尔纳内斯一个。前国安射手索里亚诺也曾感叹,他试图传授经验时,几乎没有中国球员愿意虚心学习。曾效力武汉长江的巴西后卫布鲁诺-维亚纳则抱怨中国教练战术水平低下,并点出中国球员不善于吸收其他文化的深层问题。而比较过中日韩联赛的洛佩斯和奥蒂戈萨等外援则观察到,中国球员普遍存在训练强度不足、技术粗糙、战术理解力差等问题。
这些外援的批评虽然刺耳,却精准地戳中了中国足球的两个核心痛点:一是职业态度的缺失,二是训练体系的不科学。当日本球员靠着二十年如一日的精英青训崛起,韩国球员凭借强悍体能立足欧洲时,我们的球员却常常在获得高薪后失去了进取心。中国足协主席宋凯最近也坦承,中国足球现在在亚洲已是“三、四流水平”,问题的根源在于“不得法、不努力、不虚心、不学习”。
不过,若把中国足球的问题全归咎于球员态度,也未免过于简单。事实上,我们的青训体系曾出现严重断档,导致国家队“老龄化”严重,年轻人才接不上茬。与近年来在各级青年赛事中成绩斐然的乌兹别克斯坦相比,我们过去二十年冲击世界舞台接近二十次却几乎全部失败。这才是中国足球真实的底子。
值得欣慰的是,转机似乎正在显现。各级青年队开始注重技术路线统一,比赛作风也越发顽强。王钰栋、拜合拉木等年轻球员在世预赛上的亮眼表现,让人看到了触底反弹的希望。联赛方面也有所回暖,像古加这样的葡萄牙外援就对中超的比赛强度和中国球员的潜力表示惊喜。也有外援客观评价,认为中超的竞技水平已可比肩巴西乙级联赛。
中国足球需要的不是对批评的敏感防御,而是将这些刺耳的声音转化为改革的动力。埃尔纳内斯等人的直言不讳,恰似一面镜子,照见了我们长期不愿直面的事实。只有当我们的球员真正养成职业态度,我们的青训体系科学扎根,中国足球才能从“形似足球”走向“真正足球”,找回在亚洲足坛应有的位置。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