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位客场KO泰拳王的中国人——宝力高/中国格斗传奇001期
  • 2025-09-03 22:14:51
  • 在近代武术发展中,中国散打独树一帜,是武术流派中最具实战的一项运动,曾经风靡一时,全国各地的武术学校必练课程,散打也因它独特的实用性而饱受欢迎,涌现出很多优秀的散打运动员。

    今天跟随笔者一起回忆曾经那个散打巅峰时代的故事,探秘散打王退役之后的去向,走进散打王当下的生活,铭记曾经辉煌一时的散打王们的高光时刻。

    虽时过境迁,但是我们不能忘记英雄。曾经为国争光的散打健儿今何在?

    中国散打代表性人物之一

    散打是中国独有的一个武术项目,是现代武术竞技一颗璀璨明珠,其特点讲究远踢、近打、贴身摔,是集拳法、腿法、摔法为一体的实用性极强的武术运动项目。

    散打运动在中国发展近百年的历程中,最鼎盛时期莫过于2000年开始的首届散打王比赛,散打王比赛的开始,造就了一大批著名的散打名将,说到散打王就不得不提今天的主人公草原骄子——宝力高。

    宝力高,一个在武术界享有盛名的名字。他不仅是昔日的散打王,更是一位致力于传承和发扬武术精神的推广者。

    近日,笔者有幸采访到了宝力高先生,听他讲述了自己的成长历程、对武术行业的看法以及对年轻人的期望。

    习武之路

    宝力高,蒙古族人,1980年12月24日出生,内蒙古哲⾥⽊盟科尔沁左翼后旗⼈,绰号“草原骄子”,毕业于西安体育学院,是一名中国著名散打运动员。

    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散打搏击推广计划工作组主任,宝⼒⾼⽂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创始人。

    宝力高的父亲是一位在当地颇有名气的搏克运动员摔跤手,在父亲的影响下,宝力高从小就对摔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宝力高回忆,12岁开始练习摔跤, 14岁那年因为身体素质出众被体育老师发现,随后在老师的推荐下进入当地体校接受专业摔跤训练。

    对于习武,宝力高表示家人非常支持,经过一年的刻苦训练,表现出众的宝力高被内蒙体工大队选中练习散打,17岁考⼊西安体育学院,师从著名散打教练——赵学军⽼师,⾄此效⼒于国家散打队,宝力高也开启了他的散打传奇人生。

    在散打领域,宝力高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在比赛的路上宝力高表示比较顺畅,有摔跤功底的他,在散打比赛中如鱼得水,为日后成为散打王奠定了坚固的基础。

    他是⾃2000年“散打王时代”以来仍然活跃在国内、国际拳台最后的“散打王”。

    他勤于训练,苦于钻研,集众多搏击术于⼀⾝,并将蒙古式摔跤的摔法与散打完美结合,被业界称为“沾⾐⼗⼋跌”,从2001年到2003年,蝉联3届中国散打王争霸赛75公⽄级冠军,“草原骄⼦”因此得名……

    时代造英雄

    2003年8⽉8⽇,宝⼒⾼受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派遣,应邀参加泰国曼⾕举办的“国王杯”中泰拳王争霸赛,宝⼒⾼顶着重重压⼒、客场作战从容应对,仅在第⼆局就将号称“北彪膝王”的泰拳王击倒在地……从⽽赢得了75公⽄级的⾦腰带,也成为中泰对抗中客场KO泰拳王的第一人,铸就历史性的⼀刻。

    宝⼒⾼经历了职业⽣涯的巅峰时期后暂别拳坛,开始了在新疆历时三年多的执教⽣活,三年⾥⽤他微薄的⼯资,资助了20多个学⽣,⽽与此同时也进⼊了他⼈⽣的最低⾕,直到2008年10⽉,宝⼒⾼又应邀复出,参加德国 WKA(世界⾃由搏击协会)举办的世界⾃由搏击⼤赛,凭借超凡的竞技⽔平和骁勇善战的个性,击败了蝉联4届WKA90公⽄级⾦腰带的雅亚.贵莱,也成为第⼀个取得该奖项的亚洲⼈。

    在2010“内蒙古巨⼒杯”宝⼒⾼国际搏击挑战赛上,宝⼒⾼⾯对雅亚.贵莱的挑战,又成功卫冕了WKA90公⽄级,从⽽再次书写了“宝⼑”不⽼的传奇!

    他是驰骋在中国搏击界的领头⿊马,屹⽴在中国搏击界的常青树,他骁勇、所向披靡、傲视群雄,因为在他⼼中淌动着成吉思汗“孛⼉只⽄”部落的⾎液,在他⼼中耸⽴着战⽆不胜的“哈勒.苏⼒德”, 在他⼼中⼀直⽤⾃⼰的话 “⾟勤的汗⽔才会浇灌出胜利的果实” 勉励着⾃⼰,他是蒙古族⼈的骄傲,他是通辽⼈的⾃豪,他是草原的骄⼦,更是中国武术界的骄⼦。

    巅峰之战成就经典

    回忆起2000年的散打王时代,宝力高认为,自己的优势就是小时候打下的摔跤基础。

    他表示,自己的特点就是拳法和摔法相结合。

    最难忘的还有2003年与柳海龙之战。虽然柳海龙以微弱优势赢得了比赛,但两人实力非常接近,为全国拳迷奉献了一场精彩绝伦的比赛。

    (宝力高柳海龙剧中对决)

    值得一提的是,宝力高参演鞠觉亮导演的2011版水浒传中饰演大刀关胜与柳海龙饰演的急先锋索超在两军阵前一决雌雄,上演了续散打王之战后的又一场“大战”。

    (宝力高饰演关胜)

    (柳海龙饰演索超)

    谈起最得意和最郁闷的比赛宝力高直言凭着真本事打上来:

    1998年开始参加比赛,最得意的就是2002年12月31日散打王总决赛那场,能充分显示我的实力和我的水平。

    我从1998年开始参加比赛,开始也不是那么突出,也不是那么落后,就脚踏实地,一步步往上走,慢慢往上爬,一拳一脚地拼杀出来,和运气没有关系,我就是凭着真本事打上来的,靠技术,靠实力。

    随后宝力高又谈到让他最郁闷的比赛,有一年争夺75公斤级别冠亚军比赛的时候,打得不好,不是太漂亮。

    那场的对手是王涛,曾有两次输给他,是战术的安排不合理,我以前是硬拼硬打的风格,当时前三场的体力还很充沛,第四、五场体力就跟不上了。

    当问到面对输赢是什么心理状态时,宝力高平淡的回道,自己打比赛还是比较稳的,也是经历过有赢有输一步步打上来的,没有什么大幅度的心里起伏,本身自己拿成绩也比较快,后来大都是处于赢的状态,所以比较简单,没有什么太多想法。

    举办赛事

    宝力高举办的第一场比赛是2010年8月9日,在内蒙古鄂尔多斯举办的国际最高规格的巅峰格斗宝力高国际搏击争霸赛,在鄂尔多斯康巴什鄂尔多斯大学体育馆举办。

    还有2011年1月15日,巅峰格斗宝力高国际搏击邀请赛在内蒙古通辽奥体中心举办。

    2012年1月7日, 蒙利钦杯宝⼒高国际搏击争霸赛在呼和浩特内蒙古体育馆举办。

    2017年7月9日—13日,大漠传奇英雄盛典2017中外搏击对抗邀请赛在阿拉善巴彦浩特体育场西广场举办。

    2017年年10月1⽇,无界山河大漠勇⼠自由搏击明星邀请赛在阿拉善巴彦浩特体育场西广场举办。

    2018年5月26日,真玩美杯蔡甸武斗士第二届国际搏击对抗赛在武汉蔡甸江滩公园举办。

    退役创业

    谈到现状,宝力高继续说,他在2008年左右经常来北京参加各种比赛,如散打、MMA、自由搏击等。

    退役后,他决定留在北京创业从事MMA综合格斗教学工作,创办了宝力高散打搏击俱乐部,凭借他的名气,俱乐部招生顺利,很快就组建了第一批学员。

    从成立至今,先后培训600名专业搏击运动员并输送到各省、市专业队,其中包括李景亮、吾拉汗、马安定、白明辉、韩国军等优秀运动员。

    如今,俱乐部已经发展到3-4个分馆。他通过举办培训课程、参与公益活动等方式,为推广散打搏击运动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他希望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散打搏击、喜爱散打搏击,让这项运动得到更广泛的发展。

    (宝力高与学生李景亮合影留念)

    除了经营俱乐部以外,宝力高还和北京市实验外国语学校联合创办了文体学院,并担任院长。

    他表示,目前分校项目也在有序推进,为了保证教学质量,教练员需要经过统一培训才能上岗。希望文体学院的成立,能够帮助更多的运动员在训练的同时能够文化课并行,做到真正的文武双全,目标就是参加省级以上比赛争取好成绩获得运动员二级及以上等级证书。

    学员获得好的运动成绩圆自己冠军梦,有了运动员等级证书也能圆大学梦进入理想的体育高校。将来无论是否投身体育产业都能为国家做出自己的贡献,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谈及未来方向,宝力高表示,现在以青少年为主,毕竟少年强则国强。

    此外,他还创新地将搏击与电子音乐融合,使搏击赛事现场更具观赏性、互动性和体验性,满足了当下年轻人群的个性化、多元化的体验需求。

    丰富景区的娱乐项目,同时促进当地文旅的发展。将体育、艺术和当地文化更好的融合,加深大家对中国本土文化的印象与理解。

    目前,他已经与多个景区进行了洽谈,将武术搏击和文化旅游完美结合,为游客在旅途中提供一场场听觉与视觉的文化盛宴。

    对于武术行业现状的见解

    作为一名散打冠军,宝力高对行业的发展也有着自己的思考。他认为,要想让散打行业持续发展,需要不断创新和完善。

    他希望能够看到更多的年轻人投身到这个行业中来,为散打事业注入新的活力。

    现在赛事品牌很多,但高品质的赛事并不多,整个赛事行业都有待进一步提高,只有高品质的赛事才能更长久,让项目得到更好的发展。

    针对当下传武能不能打的网络现象,宝力高表示,传武肯定有其优势所在,但还需要不断突破。

    他认为,散打项目本身就是从传武演变而来,不可否定传武有其长处,如果结合现代搏击的科学训练以及营养管理会更好。

    网络上一些约架的不良风气,我比较反感,还是希望武术人能够更加团结一些,包容一些,用心为武术事业的传承献出自己的力量,毕竟习武不光是技术的精进,更是心性的磨砺。

    给武术年轻人的建议

    对于给年轻人的建议,宝力高希望他们能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坚持不放弃的必胜信念。

    新生一代要看淡名利,用实力说话,专心训练,对事物有自己正确的判断,他建议年轻人向张伟丽、李景亮、张志磊等优秀选手学习,因为自己牛了,才有能力为国争光。

    最后,宝力高表示,他将继续为散打事业奋斗下去。

    他说:“我对散打有着深厚的情怀,我会一直努力,为这个行业做出更多的贡献。”

    宝力高的故事充满了激情与拼搏,他不仅在武术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还在创业道路上不断探索与实践。他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