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比赛上,特别引人注目的还有由中美两国组成的跨国混双组合,被各界誉为“乒乓外交2.0”。
两组跨国混双组合在首战告捷之后,王曼昱和卡纳克被印度组合3-2逆转淘汰,遭遇世乒赛的最大冷门。另一组中美组合林高远和张安在半决赛争夺中惜败日本组合无缘决赛,但 这场比赛仍帮助美国队拿到62年来的首枚世乒赛奖牌。
世界乒乓球职业大联盟理事会主席刘国梁在受访时表示,今年的世乒赛不止要让美国观众亲眼目睹来自中国等世界一流乒乓好手的卓越球技,中美跨国混双组合更是要通过比赛展现“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精神,再写50年前乒乓外交的佳话。
世界乒乓球职业大联盟理事会 刘国梁主席:
“乒乓球只是一个载体,我们通过这样的载体去释放两国人民的友谊,通过这个以球会友吧。所以我觉得它的这种意义不同,而且在美国休斯顿,也是这样的历史机遇。”
50年前参与乒乓外交的美国球员,向记者表达对中国50年来的巨变的惊叹,更坚信,50年前小球转动大球开启中美关系新纪元的乒乓外交,在当前的中美关系中依旧发挥积极作用。
参与乒乓外交美国运动员 霍夫罗斯特:
“这真的是聚焦在关于乒乓外交的精神,把它带到当前。现在比任何时候都需要它,让年轻的运动员和孩子们,以及全世界的人们,让他们本着乒乓球外交的精神一起努力。”
作为疫情暴发以来,美国休斯敦地区少有的国际性赛事,今年的世乒赛从安保、场馆安排、防疫规定等,休斯敦处处展现诚意和用心,为大国外交贡献地方力量。
美国休斯顿市长 西尔维斯特·特纳:
“在休斯顿举行纪念乒乓外交50周年活动是非常有意义的,这是乒乓外交史上第一次在美国举行,所以我们很兴奋,可以有这么多重要的乒乓球员来到休斯敦。”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美关系也正处于一个十字路口。如果说50年前的中美乒乓外交开启了中美关系正常起点,那么经历了半世纪,当下的中美两国关系,无论是前进的一小步还是停下的片刻,都备受世界关注。
参加名古屋世乒赛的中国队
回望1971年3月底4月初,中国乒乓球队参加了在日本名古屋举行的第3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就是在这次比赛期间发生了著名的中美“乒乓外交”事件。中日关系和中美关系,从一枚小小的乒乓球发端,直至坚冰融化,中美日三国有识之士为此做出了不同寻常的历史功绩。
点击音频,听《夜谈古今》主持人董婕为您讲述当时“小球推动大球”这一特殊历史进程中的部分生动场景。
科恩展示庄则栋送给自己的礼物
来源 | 《夜谈古今》节目
播出平台:
江苏新闻广播FM93.7 周一至周五22:00--22:30
移动收听:
荔枝新闻客户端“随身听”、蜻蜓FM“江苏新闻广播”、喜马拉雅“江苏新闻广播”
无论漂泊到何处
这里都是你的家
喜欢本期内容,请点“在看”给我一朵小黄花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